http://lw.news.cn/2022-07/06/c_1310638231.htm
➤团队攻克了高原条件下世界上最大管径、单管最大方量混凝土顶升难题,顺利完成全部弦管的混凝土灌注
文 |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 林凡诗 黄庆刚
6月6日,跨径600米的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主桥拱桁顺利合龙,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阶段性关键成果,将混凝土拱桥跨径的世界纪录提高了155米。
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(以下简称“教工第一党支部”)党员陈正,是此次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之一。
这个党支部,由结构工程、建筑施工、工程管理三个专业的教师党员组成。19名党员中,高级职称党员15名,共同组成了广西大学“土木工程”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,十年来先后完成了一批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特大工程项目技术攻关,在拱桥建设领域屡破纪录。
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,是世界跨度最大、海拔最高的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。2019年,陈正带领团队顺利将大桥八根弦管管内混凝土灌筑成功,为大桥顺利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混凝土灌注质量,决定着桥梁质量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为了查看预施工时混凝土灌注情况,陈正带着团队爬上离江面近200米的大桥肋拱。施工地点海拔高、风力猛,桥下是雅鲁藏布江。“不爬上去,就无法发现问题的症结,问题便无从解决。”陈正身系安全绳,克服缺氧和高空作业的恐惧,在大风中踩着钢架艰难攀爬,查看接管和混凝土泵头安装情况。
这次经历让陈正意识到,高原环境下,要把混凝土调配到最佳状态,才能保障高质量灌注。高原上早晚温差大、气压低,极易造成混凝土流动性波动大。混凝土拌和用砂就地取用风化严重的砂石,砂石表面粗糙有裂缝,给混凝土研发和制备造成了极大困难。
“身为党员,再困难也必须高质量完成任务。”陈正带领团队亲自把关每一车混凝土的调配。最终,团队攻克了高原条件下世界上最大管径、单管最大方量混凝土顶升难题,顺利完成全部弦管的混凝土灌注。
“党员教师们在学术上勇攀高峰,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。”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杨海峰说。
2021年6月28日,全国“两优一先”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,教工第一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。荣誉的背后,离不开支部“以老带新”“以强带弱”“以教带学”的优良传统。
“十年间,我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博士生导师,又担任了土木工程系主任,我的成长离不开学院老党员教师的帮助。”如今,已经成为学院教师骨干的杨海峰,每当在学术研究上遇到问题,只要向老党员教师请教,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热心帮助。
教工第一党支部有个老传统——为退休的老党员教师举办“荣休会”。2021年,支部党员苏益声教授退休。在“荣休会”上,他回顾四十余年从教经历,讲述了近几十年学院的发展开拓史和老一代教师艰苦奋斗的故事。
“不谈回报、只讲奉献,老党员教师艰苦奋斗的事迹和潜心钻研的工匠精神,时刻激励着我们,成为我们不懈奋斗的力量。”支部纪检委员应敬伟说。
在老中青传帮带下,近年来支部多名党员荣获“宝钢优秀教师”“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”“广西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”等荣誉。
党旗始终飘扬在学科建设主战场,激励着学院向着“世界一流”学科建设的目标挺进。
杨海峰介绍,近年来,教工第一党支部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,立足于广西北部湾区域,结合支部党员的学术特长,组建“民族建筑防灾减灾技术”和“岛礁工程建设关键技术”等一流学科创新研究团队,为国家战略工程和区域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撑。